學?;蚪處熢诳荚囍蟹治鰧W生成績情況時往往使用試卷上的原始分,通過計算平均分等進行比較分析,不能有效客觀的分析學生的考試成績和評價學生學業發展的趨勢。利用百分位次,可以將原始成績的一維比較擴展為三維比較,為教師和學校分析學生的考試情況和學生學業的發展狀況提供了 可靠的依據。
長期以來,學?;蚪處熢诳荚囍蟹治鰧W生成績情況時往往使用試卷上的原始 分,通過計算平均分等進行比較分析。由于原始分與試卷的難度有關,不同次的考 試情況難以比較,不同學科之間的成績無法比較,不利于對考試情況進行深入研究, 無法分析學生成績的變化趨勢。如何有效客觀的分析學生的考試成績和評價學生學 業發展的趨勢,是筆者長期探究的課題。根據筆者長期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本 文談談“采用成績百分位次,提高考試成績管理水平”的實踐與體會。
一、百分位次是成績分析與管理的超越
原始成績的分析,對于過關性考試,比如會考、計算機等級考試等,能反映出 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參試者距離過關還有多遠等,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以長期被普遍使用。作為選拔性考試,學生如果考試成績為 30 分,并不說明這 部分內容學生只掌握30%,也無法說明學生在群體中的地位。當家長拿到學生的原 始分,又不知道其他學生考試成績的情況時,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估算孩子在這 次考試中成績的好壞。
考試成績名次的分析,可以反映學生成績在群體中的地位,不受試卷難度的影 響,它反映的是該成績在群體中的絕對位置,對于劃分學生的層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考試成績名次的分析中會存在一些缺點:首先是過分強化第一名,考試 是一種測量,只要是測量就會有誤差,在人數眾多的考試中,僅改卷的誤差往往就 遠大于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的成績差距,第一名未必就是水平最高的,但卻是運氣 最好的,狀元是實力加運氣的產物。其次,同樣是年段300 人數有很大關系,高一時年段全體學生近1000 人,300 名算是中上的成績,高二 時文科僅300 多人,300 名就是文科段接近最差的了。家長們常將名次和以前相比, 可能進入誤區。再次,當考試人數眾多,名次的數字很大時,人們對大的數字的敏 感性會大大的下降。
成績百分位次,是反映學生成績在研究群體中的相對位置。
其中,“全體考生數-成績名次”的意義是本次考試成績比該學生差的學生總數, 再除以“全體考生數”表示比他差的考生占全體考生的百分數。也就是說:如果百 分位次的數值是 70%,就說明本次考試中該同學成績比研究群體中 70%的同學要 好,即他戰勝了70%的競爭對手,百分位次成績越高,說明該成績越好。由于它反 映的是該成績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與試卷難度及參加考試的人數無關,且出現的 數值在0~100%之間,出現的數值不會太大,大部分人對這部分數值比較有感覺, 便于進行比較分析。所以說百分位次是成績分析與管理的一種超越,使用百分位次 與原始成績或考試名次相比具有明顯優點。
二、百分位次便于各學科之間橫向比較
在一次考試中,高二某同學英語70 分,物理65 分,并不能說其英語水平更高, 因為試卷的難度、滿分值都可能不同。如果英語的年段名次100 名,物理的年段名 80名,也不能說其物理水平高,因為英語是文理科學生都參加且試卷相同的考 試,而物理僅有理科的學生參加考試,所統計的人數不同,名次比較就沒有意義。 有了百分位次,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百分位次高的學科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較高, 就說明水平比較高。
使用原始分時,可以通過班級的學科平均分,比較同一學科不同班級的學生考 試水平,這種比較是絕對比較,必須在各班水平相當,也就是平行班中進行比較才 有意義。但由于不少學校有按學生水平進行編班,不同的班級,由于生源不同,水 平自然不同,平均分的高低并不一定說明教師教學的好壞,管理者僅關心平均分, 就會造成教師希望教到好班,學校之間不擇手段搶生源的情況。原始平均分無法對 同一班級不同學科的成績就進行橫向比較,而采用百分位次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對全班同學的單科百分位次取平均后得到的班級的平均百分位次,平均百分位次不 僅可以對同一學科不同班級進行對比,還可以進行同一班級不同學科的橫向比較。 如果某班的平均百分位次英語學科是70%,物理是60%,不僅說明該班英語和物理 均屬于中上水平,且研究群體中有 70%的學生英語比該班的平均水平低,有 60% 的學生物理比該班的平均水平低,顯然該班的英語比物理好。由于這是同一個班的 學生進行對比,學生的情況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最好的班級,所有學科都年段第一,也可以用平均百分位次進行分析哪些學科更具有優勢。同樣道理,各學校各學 科的平均分只在和其它學校進行比較時才有意義,但由于各校的辦學條件、學生入 學水平并不相同,平均成績很難進行比較,將各校的平均成績排名評比,各校為了 自身的利益可能縱容泄題,造成惡性競爭。事實上,同樣是平均成績第一名,其含 金量也不一定相同,可能某個學科高出其它學校很多,而另一學科高出不多,同樣 是高出一分,由于不同學科試卷的標準差不同,師生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同的。而 平均百分位次為同一學校內部各學科的比較提供了一個平臺,各??梢詮膬炔勘容^ 入手,了解自身的優勢學科,總結和發揮他們的優勢,挖掘內部潛力。
三、百分位次便于不同次考試縱向比較
使用原始分時,某同學上次考試得70 分,這次考試得75 分,并不一定說明該 同學成績進步,也許是由于試卷變得容易所造成的,甚至可能兩次考試試卷的滿分 值都不同,根本無法比較。而使用百分位次,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只要考試的百 分位次有提高,就說明成績是在進步的。 這種比較可以擴展到班級或學校,某校的平均成績可能兩次考試都是第五名, 從原始成績看不出他們的進退,但只要平均百分位次的不同,仍可以反映他們兩次 成績的含金量不同。有時甚至平均成績由第五名退到第六名,只要平均百分位次在 進步,仍說明該學校是在進步的,如果前四名的學校在退步,原來第六名的學校又 與第五名的差距很小,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使用平均百分位次比通過平均分及 名次進行評價會更為合理。
某個班級,可能由于編班等原因造成考試的平均分總是最低,換了教師后,可 能平均分還是最低,使用原始分就難以對新科任教師進行評價,有了平均百分位次, 就很容易看出該班是否有進步,只要平均百分位次有提高,就說明了該班的成績是 在進步,利用百分位次,可以對教師的各次成績進行跟蹤比較,這樣搶到好的生源 就變得意義不大,管理者關心的是學生是否在原有地基礎上進步,而不僅是該班級 的絕對水平,這種方式能對班級的教學情況進行更合理的評估。
四、使用百分位次合理制定目標與任務
使用百分位次,可以根據以往情況,合理的制定目標與任務。
以往年段給各班級下達高考任務比如本一上線人數時,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教 育局給各校下達任務時,雖然有參考中考時錄取情況,但依然缺乏科學依據。使用 百分位次,可以通過計算每位學生高考的上線幾率,進而求出整個班級或學校的總 上線幾率,為制定任務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具體操作如下。
1.取上屆已經畢業的學生中考時的名次,計算出每位學生的百分位次Ii
2.由于無法得到高考的數據,我們可以將上屆學生省質檢的成績認為是最終成 績,計算出省質檢時上面學生的百分位次I'i
3.計算上屆每位學生的百分位次進退步情況 正數表示進步,而負數203 2015 教學研究Care Tomorrow表示退步。
4.△Ii的分布將是在-100%~100%之間成正態分布,計算△Ii的的標準差σ,利用“標準正態積累函數”可以求出進步(或退步)任一數據出現的可能概率,例如 (如圖)進步大于兩個標準差的概率是2%,進步大于一個標準差的概率是16%, 能進步的概率是50%,由于對稱性,退步的概率也一樣。
5.根據本屆學生中考名次,計算出每個學生的百分位次Ji。
6.根據本屆學生今年高考預計上線人數及考生數,預計高考時百分位次在J 上的學生能考上本一,同時認為各屆進退步的標準差相同,則由NORMSDIST((Ji-J)/σ)可以計算出每位學生預計能夠考上本一的概率。 假設標準差σ=18%,預計高考時有30%的學生能上本一,即高考時Ji>J=70% 的這部分學生能夠上線,如果張三在中考成績的百分位次為 Ji=34%,N=(Ji-J)/ σ=-2,再由“標準正態積累函數 NORMSDIST(N) ”就可以求出他上本一的概 率是2%,同理如果李四在中考成績的百分位次為88%,比J 多了一個標準差,李 四退步大于一個標準差的概率是16%,即考上本一的概率是84%。
7.將每位學生考上本一的幾率求和,即為班級或學校預計考上的人數,也就是 任務數,如果實際考上的比這個數據多,說明該班或學校的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是 進步的。
有的班級,雖然基礎較差,每個學生的上線幾率都只在2%左右,但一個班50 多人,能考上一個也應該屬于正常。利用這種計算方法,具有更強的科學性。
利用百分位次,可以將原始成績的一維比較擴展為三維比較,不僅可以進行同 一學科不同班級的成績分析與比較,還可以進行同一班級不同學科的成績以及同一 班級同一學科在不同次考試情況的分析與比較,為教師和學校分析學生的考試情況 或學生學業的發展狀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豐富了教師和學校對學生數據的應用、 分析和管理。
見下圖共創互動學業質量跟蹤分析系統截圖所示,可以看出百分位次的應用: